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成立60周年特约专辑
李俊建, 党智财, 彭翼, 张彤, 宋立军, 倪振平, 郭国海
华北地区地处古亚洲、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系交汇部位,地质演化历史悠久,岩浆活动频繁,成矿地质条件优越,铁矿资源丰富。已查明铁矿床1 085处,主要分布在河北省、河南省、山东省、山西省、内蒙古中西部和北京市,构成了冀东、包头、莱芜、五台-岚县、许昌-舞阳、邯邢等多处重要的国家级铁矿资源基地。矿床类型有受变质型(沉积变质型)、岩浆型、接触交代型(矽卡岩型)、海相火山岩型、陆相火山岩型、岩浆热液(狭义)型、化学沉积型、机械沉积型和中低温热液型,以受变质型、接触交代型、岩浆型、海相火山岩型为主。华北地区铁矿形成时代从太古代至中生代,其中贫铁矿以太古代、元古代为主,富铁矿以中生代为主。华北地区铁矿床划分出与变质作用、岩浆作用、沉积作用和不明流体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11个,并初步建立了铁矿床成矿谱系。经综合评价,在华北地区划分出76个重要铁矿找矿远景区,显示了良好的铁矿资源潜力。尤其在莱芜-禹城、邯郸-邢台、安阳-林州、古交-临汾-平顺地区圈定出的接触交代型富铁矿成矿带,将成为下一步华北地区富铁矿找矿的最佳部署区带。